2015年第三季度常熟市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
常熟市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
钱洁
一、 城市概况与市场简述
(一)城市概况
“江南福地、常来常熟”。常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长江沿岸新兴的港口工业城市。今年以来,常熟市各级各部门多举措,抓落实,稳增长,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今年1-8月,常熟全市规模工业中354家外资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093.67亿元,同比增长5.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达65.65亿元,同比增长46.4%,其中利润总额47.11亿元,同比增长50.8%,利税和利润增速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0.4和34.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利税和利润增速16.3和18.9个百分点。
(二)市场简述
本季度,我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的数据,包括全市23家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常熟人才就业网和15场就业招聘会的供求状况信息,均为本季度有效数。本季度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共收集发布岗位需求人数66856人,登记求职人数65610人,求人倍率为1.02,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处于平稳态势。
二、人力资源市场数据分析
(一)供求总体状况:供需总量呈现小幅上扬态势,市场供求状况平稳。
本季度需求人数为66856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767人,减幅为2.57%。但与上期相比增加了1652人,增幅为2.53%。求职人数为63658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18人,增幅为0.66%,与上期相比增加了7238人,增幅为12.83%。求人倍率为1.02,与去年同期和上期相比均下降0.02,人力资源市场供给总量处于平稳态势。
表1:供求总体人数
|
需求人数(人) |
求职人数(人) |
求人倍率 |
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分点) |
与上期相比(百分点) |
本期有效数 |
66856 |
65610 |
1.02 |
-0.08 |
0.00 |
(二)产业需求情况:第二产业需求比重环比略减,第三产业需求比重环比略增。
表2:按产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产业 |
需求人数(人) |
所占比重(%) |
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分比) |
与上期相比
(百分比) |
第一产业 |
0 |
0.00 |
/ |
/ |
第二产业 |
53848 |
80.54 |
3.76 |
-9.60 |
第三产业 |
13008 |
19.46 |
-3.76 |
9.60 |
合计 |
66856 |
100.00 |
/ |
/ |
从图上可以看出,第一产业需求为0,第二产业需求比重为80.54%,比去年同期上升3.76%,但比上期下降9.60%,居人力资源需求的主导地位。第三产业需求比重为19.46%,比去年同期下降3.76%,比上期上升9.60%。
(三)行业需求情况:制造业仍占需求总量的主导地位,比重环比有所下降。
表3: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行业 |
需求人数
(人) |
所占比重
(%) |
与去年同期相比
(百分比) |
与上期相比
(百分比) |
农、林、牧、渔业 |
0 |
0.00 |
0.00 |
0.00 |
采矿业 |
0 |
0.00 |
0.00 |
0.00 |
制造业 |
52817 |
79.00 |
4.24 |
-9.88 |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30 |
0.19 |
0.12 |
0.09 |
建筑业 |
901 |
1.35 |
-0.60 |
0.19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885 |
1.32 |
-0.13 |
0.66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887 |
1.33 |
-1.43 |
0.64 |
批发和零售业 |
4110 |
6.15 |
-0.94 |
2.86 |
住宿和餐饮业 |
822 |
1.23 |
-0.36 |
0.66 |
金融业 |
560 |
0.84 |
0.06 |
0.73 |
房地产业 |
317 |
0.47 |
-0.63 |
0.25 |
租赁和商业服务业 |
1650 |
2.47 |
0.94 |
1.22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101 |
0.15 |
-0.40 |
-0.05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78 |
0.27 |
-0.24 |
0.13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1794 |
2.68 |
-1.16 |
1.05 |
教育 |
389 |
0.58 |
0.02 |
0.38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700 |
1.05 |
0.58 |
0.60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31 |
0.20 |
-0.30 |
0.03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484 |
0.72 |
0.24 |
0.45 |
国际组织 |
0 |
0.00 |
0.00 |
0.00 |
合计 |
66856 |
100.00 |
/ |
/ |
从具体行业来看,79.00%的需求集中在制造业,需求人数为52817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比重上升了4.24%,但比上期下降9.88%。
(四)用人单位需求情况:港、澳、台投资企业需求比重有所上升,外商投资企业的需求比重环比有所下降。
表4: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需求人数
单位性质 |
需求人数(人) |
所占比重(%) |
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分点) |
与上期相比
(百分点) |
企业 |
65410 |
97.84 |
-1.04 |
-1.50 |
其中:内资企业 |
29588 |
45.23 |
-25.26 |
12.51 |
国有企业 |
138 |
0.21 |
-0.13 |
0.15 |
集体企业 |
262 |
0.40 |
0.05 |
0.24 |
股份合作企业 |
61 |
0.09 |
-0.20 |
0.00 |
联营企业 |
1 |
0.00 |
0.00 |
0.00 |
有限责任公司 |
3868 |
5.91 |
-2.12 |
3.02 |
股份有限公司 |
1340 |
2.05 |
0.50 |
1.86 |
私营企业 |
23738 |
36.29 |
-23.42 |
7.05 |
其他企业 |
180 |
0.28 |
0.06 |
0.18 |
港、澳、台投资企业 |
18693 |
28.58 |
18.93 |
13.42 |
外商投资企业 |
15764 |
24.10 |
6.06 |
-26.57 |
个体经营 |
1365 |
2.09 |
0.27 |
0.63 |
事业 |
575 |
0.86 |
0.41 |
0.60 |
机关 |
269 |
0.40 |
0.04 |
0.16 |
其他 |
602 |
0.90 |
0.59 |
0.74 |
合计 |
66856 |
100.00 |
/ |
/ |
从用人单位来看,本季度企业的需求比重为97.84%,比去年同期和上期分别下降1.04%和1.50%。港、澳、台投资企业的需求比重为28.58%,比去年同期和上期均有所上升,分别上升18.93%和13.42%,外商投资企业的需求比重为24.10%,比去年同期上升6.06%,但比上期下降26.57%,私营企业的需求比重为36.29%,比去年同期下降23.42%,但比上期上升7.05%。
(五)各类职业供求情况: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求人倍率最大,单位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求人倍率最小。
表5:按职业分组的供求人数
职业类型 |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
需求
人数(人) |
所占
比重(%) |
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分点) |
与上期相比(百分点) |
求职
人数(人) |
所占
比重
(%) |
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分点) |
与上期相比(百分点) |
求人倍率 |
单位负责人 |
2542 |
3.80 |
-2.64 |
0.14 |
2616 |
3.99 |
-2.73 |
0.31 |
0.97 |
专业技术人员 |
2981 |
4.46 |
-1.06 |
-0.62 |
3076 |
4.69 |
-1.00 |
-0.57 |
0.97 |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2815 |
4.21 |
-1.18 |
0.91 |
2620 |
3.99 |
-1.57 |
0.81 |
1.07 |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
6844 |
10.24 |
-0.68 |
2.51 |
5702 |
8.69 |
-1.50 |
1.23 |
1.20 |
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
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 |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 |
51674 |
77.29 |
5.56 |
-2.94 |
51596 |
78.64 |
6.80 |
-1.79 |
1.00 |
其他 |
0 |
0 |
0.00 |
0.00 |
0 |
0 |
0.00 |
0.00 |
/ |
无要求 |
/ |
/ |
/ |
/ |
0 |
0.00 |
0 |
0 |
/ |
合计 |
66856 |
100.00 |
/ |
/ |
65610 |
100.00 |
/ |
/ |
1.02 |
从职业分组看,本季度求人倍率排行前三位的是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求人倍率分别为1.20、1.07和1.00。
(六)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
表6: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职业小类)
职业名称 |
职业
代码 |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
需求人数 |
求职人数 |
缺口数 |
求人倍率 |
机械冷加工工 |
6040100 |
4558 |
2407 |
2151 |
1.89 |
特种加工设备操作工 |
6040300 |
1045 |
671 |
374 |
1.56 |
检验员 |
6260100 |
869 |
496 |
373 |
1.75 |
工程设备安装工 |
6231000 |
1340 |
969 |
371 |
1.38 |
营业人员 |
4010100 |
559 |
271 |
288 |
2.06 |
装饰、装修工 |
6230700 |
508 |
257 |
251 |
1.98 |
机械热加工工 |
6040200 |
484 |
270 |
214 |
1.79 |
推销展销人员 |
4010200 |
477 |
267 |
210 |
1.79 |
电子专用设备操作工 |
6050591 |
420 |
217 |
203 |
1.94 |
工件表面处理加工工 |
6040500 |
316 |
138 |
178 |
2.29 |
从上表可以看出,机械冷加工工的缺口数最大,高达2151人,求人倍率为1.89,比上期下降0.35。其次是特种加工设备操作工,缺口数为374人,第三位是检验员,缺口数为373人。求人倍率最高的是工件表面处理加工工,高达2.29,其次为营业人员,求人倍率为2.06,第三位是装饰、装修工,求人倍率为1.98。
表7: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职业小类)
职业名称 |
职业
代码 |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
需求人数 |
求职人数 |
缺口数 |
求人倍率 |
部门经理及管理人员 |
1050100 |
3932 |
8328 |
4396 |
0.47 |
力工 |
6270300 |
4718 |
8524 |
3806 |
0.55 |
包装工 |
6270100 |
1755 |
3696 |
1941 |
0.47 |
冷作钣金工 |
6040400 |
265 |
1090 |
825 |
0.24 |
计量员 |
6260400 |
423 |
570 |
147 |
0.74 |
电子器件制造工 |
6080100 |
83 |
194 |
111 |
0.43 |
金属轧制人员 |
6020800 |
85 |
180 |
95 |
0.47 |
化工产品生产工 |
6030100 |
50 |
137 |
87 |
0.36 |
财会人员 |
2060300 |
190 |
275 |
85 |
0.69 |
裁剪缝纫毛皮革制作工 |
6110100 |
95 |
157 |
62 |
0.61 |
从上表可以看出,缺口数最大的前三位依次为部门经理及管理人员、力工和包装工,缺口数分别为4396、3806和1941人,求人倍率分别为0.47、0.55和0.47。求人倍率最低的是冷作钣金工0.24、其次是化工产品生产工0.36,第三是电子器件制造工0.43。
(七)求职人员构成:外埠人员和本市农村人员依然是求职主要群体。
表8: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求职人数
求职人员类别 |
求职人数(人) |
所占比重(%) |
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分点) |
与上期相比(百分点) |
新成长失业青年 |
625 |
0.95 |
-0.09 |
0.72 |
应届高校毕业生 |
299 |
47.84 |
10.48 |
24.39 |
就业转失业人员 |
6630 |
10.11 |
0.08 |
-1.37 |
其他失业人员 |
0 |
/ |
/ |
/ |
在业人员 |
0 |
/ |
/ |
/ |
下岗职工 |
0 |
/ |
/ |
/ |
退休人员 |
0 |
/ |
/ |
/ |
在学人员 |
0 |
/ |
/ |
/ |
本市农村人员 |
8278 |
12.62 |
-0.44 |
-2.74 |
外埠人员 |
49778 |
75.87 |
0.00 |
2.98 |
2.98合计 |
65610 |
100.00 |
/ |
/ |
如上所示,外埠人员始终是主要求职群体,占求职总量的75.87%,与去年同期相比无变化,比上期上升2.98%。本市农村人员占求职总量的12.62%,比去年同期和上期分别下降0.44%和2.74%。新成长失业青年所占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0.09%,但比上期上升0.72%。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所占比重比去年同期和上期分别上升10.48%和24.39%。
(八)招聘、应聘条件情况:
1、性别:男性求职量大于女性,为求职主体。
表9:按性别分组的供求人数
性别 |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
需求
人数(人) |
所占
比重(%) |
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分点) |
与上期相比(百分点) |
求职
人数(人) |
所占
比重(%) |
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分点) |
与上期相比(百分点) |
求人倍率 |
男 |
0 |
0.00 |
0.00 |
0.00 |
42621 |
64.96 |
5.88 |
-0.90 |
/ |
女 |
0 |
0.00 |
0.00 |
0.00 |
22989 |
35.04 |
-5.88 |
0.90 |
/ |
无要求 |
66856 |
100.00 |
0.00 |
0.00 |
/ |
/ |
/ |
/ |
/ |
合计 |
66856 |
100.00 |
/ |
/ |
65610 |
100.00 |
/ |
/ |
1.02 |
本季度,男性与女性的求职量分别为64.96%和35.04%,整体来看,男性的求职比例与去年同期上升了5.88%,但比上期下降了0.90%,女性则反之。
2、年龄:25-34岁年龄段人员的需求小于供给,其他则相反。
表10:按年龄分组的供求人数
年龄 |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
需求
人数(人) |
所占
比重(%) |
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分点) |
与上期相比(百分点) |
求职
人数(人) |
所占
比重(%) |
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分点) |
与上期相比(百分点) |
求人倍率 |
16-24岁 |
25073 |
37.50 |
-4.69 |
-0.07 |
25022 |
38.14 |
-4.68 |
0.66 |
1.00 |
25-34岁 |
22408 |
33.52 |
-0.10 |
0.68 |
23332 |
35.56 |
3.12 |
2.43 |
0.96 |
35-44岁 |
14937 |
22.34 |
3.36 |
-0.10 |
12868 |
19.61 |
1.24 |
-1.88 |
1.16 |
45岁以上 |
4438 |
6.64 |
1.43 |
-0.50 |
4388 |
6.69 |
0.32 |
-1.21 |
1.01 |
无要求 |
0 |
0.00 |
0.00 |
0.00 |
/ |
/ |
/ |
/ |
/ |
合计 |
66856 |
100.00 |
/ |
/ |
65610 |
100.00 |
/ |
/ |
1.02 |
从图上可以看出,本季度需求人数最多的仍然是16-24岁这一年龄段,需求比重为37.50%,比去年同期和上期分别下降4.69%和0.07%。需求量最少的仍然是45岁以上,需求比重仅为6.64%,比去年同期上升1.43%,比上期下降0.50%。25-34岁的需求比重为33.52%,比去年同期下降0.10%,比上期上升0.68%。35-44岁的需求比重为22.34%,比去年同期上升3.36%,比上期下降0.50%。
从求职来看,16-24岁和25-34岁的求职人群依旧是求职主体,求职比重分别为38.14%和35.56%。25-34岁的求人倍率为0.96,可见这个年龄段处于供给大于需求的状态。
3、文化程度 :高中、大学学历的需求比重和求职比重有所上升。
表11: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人数
文化程度 |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
需求
人数
(人) |
所占
比重(%) |
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分点) |
与上
期相
比(百分点) |
求职
人数(人) |
所占
比重
(%) |
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分比) |
与上期相比(百分点) |
求人倍率 |
初中及以下 |
28096 |
42.02 |
-11.57 |
-23.46 |
26454 |
40.32 |
-13.11 |
-21.83 |
1.06 |
高中 |
30519 |
45.65 |
14.40 |
18.91 |
29880 |
45.54 |
13.78 |
18.08 |
1.02 |
职校、
技校、
中专 |
10216 |
33.47 |
-0.55 |
-6.12 |
10325 |
34.55 |
2.21 |
-4.25 |
0.99 |
大专 |
4560 |
6.82 |
-3.23 |
2.29 |
5204 |
7.93 |
-1.30 |
2.26 |
0.88 |
大学 |
3659 |
5.47 |
0.40 |
2.26 |
4001 |
6.10 |
0.58 |
1.50 |
0.91 |
硕士以上 |
22 |
0.03 |
0.01 |
0.00 |
71 |
0.11 |
0.04 |
-0.01 |
0.31 |
无要求 |
0 |
0.00 |
/ |
/ |
/ |
/ |
/ |
/ |
/ |
合计 |
66856 |
100.00 |
/ |
/ |
65610 |
100.00 |
/ |
/ |
1.02 |
|
|
|
|
|
|
|
|
|
|
|
在需求人群中,高中学历的需求比重比去年同期和上期分别上升14.40%和18.91%,其中,职校、技校、中专学历的需求比重比去年同期和上期分别下降0.55%和6.12%。大学学历的需求比重比去年同期和上期分别上升0.40%和2.26%。初中及以下学历的需求比重比去年同期和上期分别下降11.57%和23.46%。大专学历的需求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3.23%,但比上期上升2.29%。硕士学历的需求比重比去年同期上升0.01%,和上期持平。
在求职人群中,高中学历的求职比重比去年同期和上期分别上升13.78%和18.08%,其中,职校、技校、中专学历的求职比重比去年同期上升2.21%,比上期下降4.25%。大学学历的求职比重比去年同期和上期分别上升0.58%和1.50%。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求职比重比去年同期和上期分别上升13.11%和21.83%,大专学历的求职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1.30%,但比上期上升2.26%,硕士学历的求职比重比去年同期上升0.04%,比上期下降0.01%。
4、技术等级或职称:技能人才在本季度内需求量不大,呈现需求大于供给的态势。
表12: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
技术等级 |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
需求
人数(人) |
所占
比重(%) |
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分点) |
与上期相比(百分点) |
求职
人数(人) |
所占
比重(%) |
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分比) |
与上期相比(百分比) |
求人倍率 |
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 |
180 |
0.27 |
0.09 |
0.17 |
74 |
0.11 |
0.01 |
-0.07 |
2.43 |
职业资格四级(中级技能) |
0 |
0.00 |
0.00 |
0.00 |
0 |
0.00 |
0.00 |
0.00 |
/ |
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技能) |
0 |
0.00 |
0.00 |
0.00 |
0 |
0.00 |
0.00 |
0.00 |
/ |
职业资格二级(技师) |
0 |
0.00 |
0.00 |
0.00 |
0 |
0.00 |
0.00 |
0.00 |
/ |
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 |
0 |
0.00 |
0.00 |
0.00 |
1 |
0.00 |
0.00 |
0.00 |
/ |
初级专业技术服务 |
0 |
0.00 |
0.00 |
0.00 |
438 |
0.67 |
-0.50 |
-1.45 |
/ |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
0 |
0.00 |
0.00 |
0.00 |
664 |
1.01 |
-0.62 |
-2.30 |
/ |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
0 |
0.00 |
0.00 |
0.00 |
142 |
0.22 |
-0.16 |
-0.55 |
/ |
无技术等级或职称 |
/ |
/ |
/ |
/ |
64291 |
97.99 |
1.28 |
4.37 |
/ |
无要求 |
66676 |
99.73 |
-0.09 |
-0.17 |
/ |
/ |
/ |
/ |
/ |
合计 |
66856 |
100.00 |
/ |
/ |
65610 |
100.00 |
/ |
/ |
1.02 |
本季度对有技术等级或职称的人员的需求比重仅为0.27%,比去年同期和上期分别下降0.09%和0.17%。同时,此类求职人员的求职比重比去年同期和上期分别下降1.27 %和4.37%。由此可见,本季度企业对于有技术的人员需求和有技术等级或职称的求职人员均略有减少。
三、三季度常熟市人力资源市场运行状况和特点
(一)主要特征:市场供需总量同比有所下降,呈现需求大于供给的态势。
本季度,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总量为66856人,求职总量为65610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呈现同比下降环比持平的趋势,求人倍率为1.02,当前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但结构性矛盾突出。
表13、7-9月供求人数同比情况表
|
2015年7-9月 |
2014年7-9月 |
同比(人) |
增/减幅 |
需求人数 |
66856 |
68623 |
-1767 |
-2.57% |
求职人数 |
65610 |
68037 |
-2427 |
-3.57% |
表14、7-9月需求人数同比情况表
|
7月 |
8月 |
9月 |
2015年需求人数 |
24548 |
22334 |
19974 |
2014年需求人数 |
23685 |
22225 |
22713 |
从表13可以看出,2015年7-9月的需求人数比2014年7-9月有所减少,减少1767人,减幅为2.57%,其求职人数比2014年7-9月也有所减少。从图1可以看出,求人倍率的走势在4月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沉,比去年同期下降0.06,而5-6月则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7月比去年同期上升0.03。从表14反映出,7-8月的需求人数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分别增加863人和109人,9月的需求人数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减少2739人,减幅为12.06%。
(二)用人单位的招聘方式和新型业态的需求和特点
本季度人力资源市场共计现场招聘15场(统计数据不含乡镇数据),用人单位的招聘方式目前有三种:网络招聘、现场招聘和赴外招聘。其中以网络招聘为主,其次是现场招聘,最后是赴外招聘。
表15、新型业态的需求和求职情况表
新兴业态 |
本季度需求 |
本季度求职 |
求人倍率 |
电子商务 |
1 |
0 |
/ |
现代物流 |
0 |
0 |
/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
828 |
863 |
0.96 |
从表15可以看出,新兴业态在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量不是很多,本季度内,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求人倍率为0.96,处于需求小于供给的态势。随着计算机普及、高校扩招等主要因素,计算机专业的求职人员能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
(三)本期人力资源供求状况综合分析
一、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总量呈现缓增趋势,制造业的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第三产业环比有所增长。
制造业为市场需求的主体,占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影响着整个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总量。图11为本市2013年第一季度到2015年第三季度的制造业需求量走势图,从图上可以看出,制造业的需求总量呈现小波浪起伏的走势,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本季度的制造业需求量52817人,同比增加1513人,增幅为2.95%,环比减少5138人,减幅为8.87%。本季度,第三产业需求量同比减少3.76%,环比增长9.60%。
二、电子加工行业呈现季节性变化,且人员流动性大。
本季度,电子加工行业的退工情况较上期有所增加,呈现季节性变化的特点。该行业的一线操作人员流动性大,缺口数大,企业多和人力资源公司进行劳务合作,多数劳务派遣的员工收入与正式员工的收入一样,存在转为正式员工后也呈片状离职的情况。电子加工行业的员工多以80、90后为主,工作强度低,加班后收入高,员工也更看重企业的工作环境、宿舍条件等。
(三)主要举措
针对经济发展的总形势和人力资源市场的整体情况,本季度我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采取了以下措施,做好企业用工服务和求职人员服务:
1、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项目启动
在全市范围内开设13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项目,使500名应届高校毕业生直接受益。主要是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和意识能力,打造不同于知识、经验、技能的一种择业能力,为他们顺利踏入社会、适应职场助一臂力,扶一程路,缩短从毕业到就业,从失业到就业的距离。项目内容主要包括培训前的专业网络测评,培训课程中的就业心理学、求职技能、面试技能和素质拓展训练,以及培训课程后的就业推荐会、就业跟踪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快乐竞争力”、“你的简历价值百万”、“面霸是怎样炼成的”等具有针对性的专题辅导,加快他们转变观念、提升能力的步伐,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2、我市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季活动
为更好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我市布置开展为期三个月得2015年常熟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季活动,通过序时督导、实名制管理、落实优惠政策、就业能力提升、就业招聘专场等多方面措施,确保我市高校毕业生在“更难就业季”实现高质量就业。
1)科学督导序时进度。科学督导序时进度。市人社部门未雨绸缪,对被列为政府实事工程之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的目标任务及早进行安排布置,将全市2015年的6116名应届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率统计体系,按照月度目标进度,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到人,服务到位,配以各项工作措施,确保从7月份开始按照序时进度逐月完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目标任务。
2)实名制管理常态化。对应届高校毕业生继续深入开展实名制管理,通过与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常熟市高校招生办公室以及学生所在院校的联动机制,完善毕业生各项信息,做好动态化跟踪服务,6月底前已全部完成毕业生调查核实和信息完善工作。下阶段将充分依托基层平台为高校毕业生开展“三个一”精细化服务和“五级管理就业服务模式”。
3)、积极落实优惠政策。积极落实执行有关青年见习、岗前培训补贴、小微企业录用高校毕业生享受社保补贴等方面的就业优惠政策。上半年,已有4家小微企业申报36名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20多万元,有1名高校毕业生申请并享受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金额1118元。提供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9180个,开发见习岗位424个,吸纳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90人,实现就业8人。
4)无形市场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常熟人才就业网、常熟人才就业手机报和常熟人才微官网,为各类求职者提供送政策、送岗位和送服务的平台,带来更多即时、有效、便捷的信息资源。同时,通过常熟电视台、常熟日报、职场周刊、车站广告等媒体渠道广泛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信息,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
5)精心筹备专场招聘。市人社部门周密安排招聘专场,鼓励各类规模型以上企业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参加招聘专场,为毕业生创造就业机会。7月25日将举办2015年常熟市夏季大型人才交流会暨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预计届时共有250家规模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外资企业提供300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同时,各乡镇也将举办1场以上的就业招聘专场。
6)就业能力提升培训。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举办常熟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开设13场,项目将使500名应届高校毕业生直接受益,为他们提供“快乐竞争力”、“你的简历价值百万”、“面霸是怎样炼成的”等具有针对性的专题辅导,加快他们转变观念、提升能力的步伐,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7)综合服务多措并举。由人社、民政、卫计委和司法联合开发32个公益性岗位用于安置困难家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援助进社区活动,确保困难高校毕业生托底安置。组织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学生赴我市企业开展暑期实践活动。结合开展就业高质型街道(乡镇)评比和部标准化试点工作,助推高校毕业生就业。
3、展基层就业风采,成就业创业之路
市人社部门组织开展2015年基层就业服务现场模拟竞赛,全市各镇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和社区(村)人社协管员积极参与,结合自身工作中遇到的真人真事,创新创作节目作品,既展现了基层人社协管员的就业服务风采,又通过表演现身说法,为各类求职人员正确选择就业创业道路提供了范例。各镇和社区(村)的基层人社服务工作人员自编自导自演了16个情景剧目,从不同侧面再现了基层人社部门为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有意向的创业者和企业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公共就业服务的场景,也反映了就业援助“一对一”、创业帮扶“一帮一”和职业指导“一带一”的“三个一”工作机制在基层落地生根的景象,更提醒了不同的就业群体在就业创业时应当注意的各个环节,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4、联手公益倾心援助,汇集名企聚焦人才
我中心联手江苏久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倾心打造就业援助公益专场,专场共吸引100家爱心企业参加,直接面向就业困难对象提供1057个适合的就业岗位和1665个技术性、管理性岗位,涵盖房地产开发、建筑建材、物业管理、汽车制造、医药化工等十多个行业,吸引大龄人员、失地农民等就业困难人员1500多人到场应聘,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58人次。以“就业困难不用愁,专场招聘帮你忙”为主题,实现了政府平台和民营中介的有机结合,将政策优势、平台优势、民营机构的资源优势和渠道优势充分整合,进一步深化就业援助工作,强化援助措施落实力度,切实帮助符合条件的援助对象尽快就业。下一阶段,市人社部门将继续发挥中心与社会、企业、基层的联合力量,把就业援助工作落到实处。
我中心成功举办了常熟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与常熟猎头共同策划组织的第二场常熟知名企业特色系列招聘会。覆盖化工医药、生物材料、机械汽车、装备制造、房产酒店、电子商务等行业,其中不乏芬欧汇川、观致汽车、三菱电机等业内知名企业和500强公司。本场招聘会参会企业41家,提供职位484个(其中工程师等中级以上职位362个),吸引人才1200余名,达成意向280多名。招聘会提供的定向邀请等特色服务获得了广大企业的好评。在招聘会举办前,举办方就企业招聘服务召开了人事经理座谈会,针对企业反映专业技术人才的招聘存在较大困难的情况,明确定位,专门为企业定向邀请专业符合的候选人到现场应聘,为10家企业预约27名优秀候选人到现场参加面试,跟企业面对面交流。候选人也纷纷表示,预约式参加招聘会,直接跟对口企业面谈,成功率高,收获也很大。招聘会还吸引来自昆山的13家企业特辟昆山专区,开发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求职者拓宽了就业方向。在招聘会现场,昆山的各家单位前纷纷排起了应聘队伍。很多应聘者表示昆山离常熟很近,而且有很多不错的公司,值得一试。据统计,此次来自昆山的13家用人单位共收到应聘简历238份,达成意向48人。